在儿保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咨询关于婴幼儿皮疹的问题,为什么我家宝宝没有“婴儿般的肌肤”呢?为什么我家宝宝皮肤经常长一些莫名其妙的红疹子呢?其实几乎所有宝宝都或多或少碰到过皮肤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些婴儿常见的皮疹问题,家长们学会辨别,尽早对症处理,帮助宝宝都拥有一个光滑的皮肤。
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多在宝宝出生 2 周左右出现,典型皮损为红色丘疹、丘脓疱疹,部分可见粉刺。皮疹主要发生在面颊、下颏及前额等部位。皮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母体和新生儿雄激素刺激、皮脂分泌增加等原因。
处理建议:对于新生儿痤疮,症状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在生后数周内可自愈。症状较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专业治疗。
图 1:新生儿痤疮(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应性皮炎(湿疹)
婴儿湿疹是一种复杂且极易反复的疾病,病因包括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婴儿期皮损常累及双颊、额部,皮损以红斑、丘疹、鳞屑、渗液、结痂、皮肤干燥为主,部分患儿合并细菌、真菌感染时偶可见脓疱。
处理建议:衣物方面:贴身衣服建议棉质,而且穿衣要偏略凉、宽松、轻软;床上被褥也要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要有规律更换、保持干爽。洗浴护肤方面: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给宝宝用护肤品前,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从而了解皮肤对护肤用品的反应,及时预防过敏;注意皮肤保湿,湿疹患儿不宜经常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后建议快速蘸干并涂抹适宜保湿产品(1分钟以内)。环境方面:要最大限度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家里最好不要养宠物。喂养方面:部分湿疹与食物过敏有关,需对过敏食物进行回避。另将宝宝指甲剪短,避免宝宝抓挠导致继发性感染。
图 2:面部湿疹(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生儿皮脂腺肥大
部分新生儿在鼻区或面颊毛囊皮脂腺开口处可能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色丘疹,这可能与母体的雄激素导致婴儿的皮脂腺数量、细胞大小和细胞总数增加引起的。
处理建议:对于新生儿皮脂腺肥大,一般不需治疗,日常保持皮肤清洁即可,切忌挤压等不当操作。
图 3:鼻背部簇集分布针尖大小黄白色丘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疹
热疹也就是常说的痱子,在炎热的夏季常见,但因护理不当,其他季节也同样会出现。它主要是因为在闷热环境下,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的热疹,多呈密集颗粒样丘疹,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有时合并感染,会呈针头大小圆而尖形的浅表性小水疱或脓疱;婴幼儿热疹常见于头面部、脖颈、躯干等处。
处理建议:首先要加强护理,注意室温及宝宝穿着,若出汗及时清水擦拭清洗干净,然后抹上水性润肤霜或者涂抹液体痱子水(不建议使用痱子粉)。如果热疹严重的话一定要谨遵医嘱用药,注意别让宝宝抓挠皮肤。
图 4:热疹(图片来源于网络)
口水疹
在婴儿三四个月大时,唾液腺发育成熟,口腔会很容易分泌口水;但是宝宝还不会吞咽,口腔又比较浅,所以口水就比较容易溢出。又或者宝宝处于萌牙期,乳牙的萌出会刺激口腔神经和唾液腺,口腔内也容易分泌口水,这些口水溢出后长期挂在唇部周围皮肤,就会刺激局部皮肤炎症反应,这主要是与唾液滞留、皮肤屏障脆弱、摩擦刺激有关。
处理建议:口水疹护理关键在于保持皮肤干爽、减少刺激、加强保湿。清理宝宝口水的时候需要注意:口水用蘸的方式,而不是反复擦拭,不要用含有消毒剂、防腐剂等成分湿巾擦拭,以避免刺激宝宝皮肤;出现口水疹可以使用羊毛脂乳膏或可食用的婴儿护唇霜涂抹皮疹处,目的是隔绝外界刺激物的作用。口水疹比较严重的,可以遵医嘱使用部分药膏(一定要谨遵医嘱用药)。
图 5:口水疹(图片来源于网络)
尿布疹
尿布疹主要是由臀部长期过于潮湿及尿便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女宝宝可能比男宝宝更容易得尿布疹。通常表现为尿布包裹的地方皮肤发红,可见红斑、小丘疹、小水疱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糜烂、渗出。
处理建议:便后及时用清水清洗宝宝臀部,尽量少用沐浴液或香皂;尿布疹患病期间,尽可能让宝宝光着小屁屁;给宝宝选择尺寸合适、透气性好、吸水性好的纸尿裤,并及时更换,保持宝宝皮肤干爽,减少尿便对皮肤的刺激;可使用合格护臀产品,让臀部皮肤与尿便隔离,从而保护臀部皮肤。
图 6:尿布疹(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