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除了按医嘱剂量用药外,还要严格遵守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服药间隔的规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服药方式有讲究
服药时宜取站立姿势,应至少用大约150ml温开水送服,以利于药物吸收,同时避免引起药物性食管溃疡,如口服抗生素、抗肿瘤药、抗胆碱药、铁剂、胶囊剂等。服药后要稍活动1-2分钟,然后再卧床休息,不宜服药后立即卧床。
服药间隔要注意
每日服药时间,应按24小时来计算,不应按白天的12小时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的稳定。
每日一次:每日清晨或晚上1次,并保持每天的同一时间,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应在早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铁剂或钙剂宜于晚餐后服用,并且两药服用时间建议间隔2小时。
每日二次:每日早、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小时,但某些药物服药时间是早上和中午,服药前建议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
每日三次:每日早、午、晚各1次,相隔约8小时。
每日四次:每日早、午、晚餐和睡前服用,相隔约6小时。
餐前餐后服药有区别
餐前服用药物:
在饭前15-30分钟服药,称为饭前服药。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效果,避免其受到食物的刺激或影响,一些胃肠功能相关的药物都会选择在饭前服用,如除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山莨菪碱片;助消化药:多酶片,乳酸菌素等。
空腹服用药物:
蒙脱石散宜空腹服用,同服其他药物时应间隔半小时以上。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与抗菌药物合用时主张“先治后调”,即服用抗菌药物1小时后,再服微生态制剂。
餐后服用药物:
1.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2.脂溶性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饭后服用可提高药物的吸收。
3.铁剂,在进食后15-30分钟服用铁剂,一方面可以减少铁剂对胃的刺激。另一方面,可使铁剂被十二指肠充分吸收。
药品的服用时间除了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吸收与代谢等有关外,还要因人而异,服药时应遵循医嘱或咨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