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乳头瘤病毒(HPV),很多人会联想到女性健康问题,例如宫颈癌。但事实上,HPV感染与男性健康同样密切相关。男性感染HPV后,不仅可能引发疾病,还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本文将带您全面了解男性HPV感染的真相,并提供科学的预防建议。
HPV是什么?
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目前已知有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风险分为两类:
-低危型HPV(如6、11型):可能引发生殖器疣(尖锐湿疣)。
-高危型HPV(如16、18型):长期感染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如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等。
男性感染HPV有多普遍?
据统计,80%以上的性活跃人群一生中可能感染HPV,但多数人感染后无明显症状,病毒可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然而,若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男性感染HPV的症状与风险
1. 生殖器疣
- 低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出现菜花状、颗粒状赘生物,可能瘙痒或出血。
- 疣体可通过冷冻、激光或药物去除,但病毒本身无法根治,可能复发。
2. 癌症风险
肛门癌:男男性行为者风险较高,尤其合并HIV感染者。
阴茎癌:较为罕见,但高危型HPV感染是重要诱因。
口咽癌:近年来与HPV相关的口咽癌(如喉癌)发病率上升,与口交传播有关。
男性如何预防HPV感染?
接种HPV疫苗
-疫苗并非女性专属!男性接种疫苗可预防生殖器疣和HPV相关癌症,同时减少传播风险。
- 目前我国男性可接种四价HPV疫苗
接种年龄:9-26周岁之间,全程接种共三剂次,接种程序为:0、2、6。
最佳接种时间为首次性行为前。
2. 安全性行为
- 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但无法100%阻断,因病毒可能存在于未被覆盖的皮肤)。
- 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高危性行为。
3. 定期体检与筛查
- 若发现生殖器异常赘生物,尽早就医。
- 高风险人群(如HIV感染者)可咨询医生进行肛门细胞学检查。
常见误区澄清
1. 误区:只有女性会感染HPV。
→ 真相:男性同样易感,且可能因无症状而成为隐性传播者。
2. 误区:没有症状=没有感染。
→ 真相:HPV潜伏期长,感染者可能长期无表现。
3. 误区:HPV只通过性行为传播。
→ 真相: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毛巾等间接传播。
感染HPV后怎么办?
-保持冷静:多数感染会自愈,无需过度焦虑。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戒烟戒酒。
- 伴侣共同检查:建议性伴侣同时筛查,避免交叉感染。
- 遵医嘱治疗:若出现疣体或疑似癌变,需专业医疗干预。
HPV感染离男性并不遥远,但通过科学认知、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男性健康不仅关乎个人,也是对伴侣和社会负责的表现。打破沉默,主动了解HPV,是迈向健康的第一步。
预防接种门诊:周一至周天
上午8:00-11:30
下午14:30-17:00
咨询电话:18281076908
0838-5305121
参考资料: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控中心(CDC)、中国《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